基層宣教課程報告

心得報告 作者 青四區 王瑞庚

 

第一篇 布衣神僕的產生 選集

淺談基層宣教特色

教會由基層開始,耶穌的事奉,首先就是由基層人開始,12使徒大多數是基層人,我們有理由相信,初代教會基層人佔很大的比例。

台灣目前的狀況,的確有一種教會中產階級化的現象,有許多歷史因素和社會現象可以探討,但是就實際上「屬靈」的角度而言,這是卻僅僅是沒有認識到宣教的真理的原因而已;我們都相信,任何貧窮人,相信耶穌之後,都會得到經濟上的祝福,以至於豐盛富足;而中產階級和基層人士的社會基礎指標和經濟能力很有關係,以至於他們就開始「脫離」基層社群,「進入」中產階級,連帶著連服事禾場對象,也是中產階級。

首先是基督徒認識到,把教會帶進世界,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,職場就是禾場的觀念,然後認識自己是 神所托付的職場宣教士,認識到自己的自我形象,不要自卑自己的工作,隱藏身份。但是教會更是扮演著最重要的推手,門訓這批人,並且支持他們成立小組,植堂。

另外一個極為重要的觀念,其實是把基層宣教,用文化社群的角度去思考,擺脫單純從經濟社群的模式,這樣我們會發現,必須從「文化」著手,因為對於中產階級教會(假定真的存在這樣情況)而言,基層人士社群,有著不同於中產階級的文化,這樣,基層工作進入了跨文化的領域,因此也就不是單單在經濟和地域上的,而是文化上的,他們應該被在社會文化層次中被整合起來,以至於在各行各業的次文化中被整合起來,而非在「地區牧區」的框架下來進行。更有效率的方法,就是「跨教會、跨國際、跨宗派的」整合到職業次文化上,把資源,特別是經驗資源分享出來,發揮傳福音的最大效率。

保羅是典型的菁英份子,他不是中產階級,是道道地地的特權、貴族階級、統治階級,但是他意識到不能夠把「猶太文化」強加諸在不同文化的信徒上,況且這樣的猶太文化,當然這也是 神啟示給彼得、保羅的真理。

保羅沒有受限於本身的上層社會背景,反而自己成為手工製造業者,並且不但對統治階層、知識份子他可以傳福音,他們走遍各城各鄉,向所有基層人傳福音。

有趣 有用 吃東西

跨文化的宣教,沒有既定模式,沒有規定可循,要順從聖靈在那種文化宣教的引導,每個都要有特色的策略。不過無論是餐飲業、建築業、司機業,其實都要和有趣、有用、吃東西三個創意有關。

有趣,就是引起興趣,所以先問,那個職業對什麼感興趣,這樣,也必須了解他們的生活型態方式了。這樣,就要花時間,去和他們有完整,較長的時間接觸,就算是暫時作那一行,實習也是個不錯的策略,最好是要得著一個這個行業的人,這個人總是一個關鍵人物,這個人就成為宣教士。

有用,就是要對生活實際,例如對中產階級受歡迎的英文查經班、插花班、繪畫班,對於基層人士就沒有任何吸引力。但是烹飪班、美容班就有吸引力;但是基層人工作時間地點,「上教會」這件事是困難的,因此就要選擇時間、地點,但是各種不同行業又不盡相同,因此行業整合就很重要。餐飲業就可以用晚上十點以後,運輸業可以用用餐時間,這些都必須要了解他們特有的生活型態才可以。

最有趣的是,吃東西,永遠是跨行業最有效的策略之一,我想這也許是華人社會共通的「吃」總是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,對於基層人而言,吃飯,更是具有更多綜合性功能,社交、娛樂、休息、親密、談生意等,因此,我們也看到,中國人的「請吃飯」具有的特有意義。

可是吃東西就也必須在「文化考慮」的原則下,例如對貨運業辦在西餐廳就很沒有吸引力,可視實際的狀況,要看真實的對象,喜歡怎樣的吃法,在晶心的設計當中,可以建立關係,並且把福音帶進去。

信徒主導 量身訂作

所以當我們得著一兩個人,就可以嘗試著讓他們去主導福音廣傳的行動,幫助他們量身打造一套合適的宣教策略,其實只要去觀察,就可以協助他們找到策略。一個受較低教育的小吃攤販,也許並不懂得「制定策略」、「創造誘因」這樣的詞彙,但是我們要引導他們,建立自信,協助他們明白。

 

第二篇 基層人如何悔改信主 選集

基層人的悔改信主

用回轉和悔改來作為經,經驗、認知、態度相度成為緯,探討基層人悔改信主的程度。

我認為這樣的評量其實不只是基層人,是所有人信主的過程,甚至是所有基督徒不斷的進程,不過這裡要被強調出來的主因就是,也就同樣一直圍繞本課程的核心問題:基層宣教是跨文化的。

因此,我們要如何評估基層人經驗、認知、態度上的轉變,藉此衡量他們可以擔任怎樣的服事、裝備,或者更直接,了解他的「靈命」到底到什麼程度﹖

例如我們對於大學生小組,要擔任小組長,可以要求讀完新約、上完「小組長訓練」課程、功課可以平凡但不可過差….但是對於某些基層人士,這些衡量的標準,都必須去量身打造。

難怪劉達芳要拿「文化人類學」博士,因為要制定適合基層人的「小組教材」,衡量「基層人靈命」,制定基層人教會擔任「執事」、「小組長」等的標準,必須符合聖經真理不可以「妥協」,但是又必須採用他們文化價值觀的根基來建立。所以,對於文化背景知識有深刻的分析了解,才能夠直達問題核心。

因此,衡量「罪行」悔改,生命改變,在生活上改變的外顯行為,都要重新來考慮。像是「抽煙」、「喝酒」、「檳榔」、「賭博」、「買彩卷」這樣的行為,或許真的不好,但是這也是根植於文化結叢,就不是單純的問題。對於大學生,我們要求要戒煙、戒酒才可以擔任小組長;可是對於攤販老闆就大可不必,這不是降低標準,而是文化問題,這更不是「文化高低」,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想法,這樣便有一種驕傲的文化優越感,甚至認為「白領文化」比「基層文化」要聖潔,討神喜悅,NO,神看人內心﹗﹗不工作賺錢、刷信用卡刷爆、浪費的大學生難道最就比一個努力工作賺錢,邊開卡車邊嚼檳榔、抽煙、罵髒話的貨運業青年要聖潔嗎﹖熬夜上網,難道比熬夜應酬喝酒聖潔嗎﹖這就是文化差異衡量的不同。

劉達芳博士提出「道德衡量說」,我認為相當有用,基本上,考慮該次文化道德因素,是很重要的一環,因為生命改變的見證。

如果一個基層人信主,就不抽煙喝酒的見證,是遠遠不及原本沒有工作而開始積極工作的基層人來得強﹗﹗

家族及社群網的佈道工作

對於基層人而言,家族、社群的佈道極為重要,大多數的基層人,對於單獨的接觸較沒有興趣,也較不自在,可能較少獨處的娛樂。因此透過群體的互動,才能更廣泛,也讓基層人更願意參與福音活動。

人情因素,大家都去了因素,可能更多影響基層人參加教會活動的意願,甚至應該就把活動,直接帶進去他們的社群,甚至不用辦在教會。

基層人可能幾十年都活在同樣地理範圍的社群,也和同樣職業範圍的社群來往,因此對於社群的依賴性、固著性更強,因此更應該在宣教策略上,採取得著「一群」的設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ion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